<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网站首页 > 交流互动 > 民意征集 > 2020年人民建议有奖征集活动的公告
        2020年人民建议有奖征集活动的公告
        征集开始日期:2020-11-02 08:25:00   征集结束日期:2020-12-01 08:27:18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拟在全省开展有奖征集活动,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踊跃建言献策,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征集时间


        自公布之日起至11月30日。


        二、具体要求


        (一)所提建议要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民生问题,聚焦发展主题。要紧紧围绕人民建议有奖征集参考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所提建议要一事一议,主题突出,观点鲜明。问题阐述准确,原因分析透彻,对策建议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三)每篇建议字数一般要控制在2000-4000字。采用电子邮箱方式投稿的,要选用word文档。


        (四)提交建议时要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匿名或无联系电话的建议不纳入评选。


        三、评选办法


        征集活动结束后,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将组织人员集中对所征集的建议进行初选初评,然后组织省内专家评委进行复评,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建议奖若干。


        四、表彰奖励


        (一)对获奖建议人颁发获奖证书,以省委、省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文件形式通报全省予以表彰并在主流媒体上发布。


        (二)对获奖建议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特等奖10000元,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1000元,优秀建议奖精美奖品一件。


        五、征集方式:


        (一)电子邮箱:hl j sr mj yzj bgs@163.com。


        (二)信件邮寄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三姓街68号,邮编:150001(注:黑龙江行政区域内邮寄给省委省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重量20克以下的信件,只要在右下角注明“群众来信”字样,一律免收邮费。)


        中共黑龙江省委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黑龙江省2020年人民建议有奖征集参考议题


        一、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专题


        1.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方法,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建议。


        2.完善全省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3.健全覆盖全省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物资保障体系的建议。


        4.加强基层社区疫病疫情防控阵地建设,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建议。


        5.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建议。


        二、三大攻坚战、“六保”“六稳”专题


        6.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有效扩大内需,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全面做好“六保”“六稳”工作的建议。


        7.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的建议。


        8.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建议。


        9.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的建议。


        10.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的建议。


        11.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复产、保居民就业、投资消费、中小微企业发展、基本民生、脱贫攻坚的建议。


        三、生态建设、乡村振兴专题


        12.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建议。


        13.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建议。


        14.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建议。


        15.办好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建议。


        16.大力发展冰雪赛事、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娱乐、冰雪装备、冰雪教育、冰雪节庆等,加快把冷资源催生为热经济的建议。


        17.培育发展休闲旅游、医疗康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新增长点的建议。


        四、对外开放、产业招商专题


        18.充分利用哈尔滨新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载体,以及进博会、中俄博览会、哈洽会等平台,引资引智的建议。


        19.发挥自贸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国际化的建议。


        20.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对俄合作的建议。


        21.用好边民互市贸易优惠政策,开展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的建议。


        22.办好“哈夏”、冰雪节、新博会、绿博会、啤酒节、时装节等特色节庆的建议。


        23.围绕农业、生态、对俄合作、冰雪、矿产等优势资源,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强化产业招商的建议。


        五、区域协调、特色经济专题


        24.提升哈尔滨作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更好发挥好省会城市龙头辐射带动作用的建议。


        25.发挥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等省内其他综合城市的带动功能的建议。


        26.持续推进兴边富民,完善有利于稳边固边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的建议。


        27.实现地力、种子、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全过程安全和全产业链增值增效的建议。


        28.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三张牌的建议。


        29.发展蔬菜、鲜食玉米、食用菌等高值高效作物的建议。


        30.发展坚果、浆果、森林种养殖、道地药材等特色经济的建议。


        31.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力争年底前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的建议。


        六、城市发展社会治理专题


        32.加快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的建议。


        33.加快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后备水源地的建议。


        34.科学稳妥推进“厕所革命”的建议。


        35.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的建议。


        36.推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和30分钟冰雪健身圈的建议。


        37.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供暖建设,辟建更多停车泊位,合理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议。


        38.推进法治龙江、诚信龙江建设的建议。


        39.持续打造“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品牌的建议。


        40.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的建议。


        4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建议。


        42.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的建议。


        注:您还可以就黑龙江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所提建议请一题一议,主题突出,观点新颖,具有较高的参考性、操作性。


         


        征集已经结束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beat365手机版_office365admin下载_义乌365人工客服电话多少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2327000042  站点地图
        beat365手机版_office365admin下载_义乌365人工客服电话多少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备案序号:黑ICP备06004938号  黑公网安备 23272102000008号 联系电话:04572749702